在长三角一体化与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交汇点上,安徽萧县正以 "皖苏鲁豫四省通衢" 的区位优势为支点,构建起 "东融沪苏、北接徐州、南联杭州" 的全方位开放格局。这座拥有 "文献之邦"" 中国书画之乡 " 等六张国字号名片的千年古邑,正通过制度创新、产业协同与民生共享,书写着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。

作为徐州都市圈核心成员,萧县与徐州泉山区共建的跨省工业园已形成 "研发在徐州、生产在萧县" 的协同模式。园区内安徽睿浩能源研发的无动力脱水脱烃控温计量橇,不仅填补了宿州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空白,更标志着皖北制造业向高端化转型的突破。在交通互联方面,徐萧 901 路等三条跨省公交线日均运送旅客超万人次,徐淮阜高速、淮宿蚌铁路等重大工程加速推进,让 "1 小时通勤圈" 从蓝图变为现实。
生态联防联控机制的创新更具示范意义。与铜山区签订的双协议实现了水质监测数据实时共享,"河长 + 检察长" 跨界协作模式让跨省河流治理步入法治化轨道。在社会治理领域,苏皖两省三地联合治超行动查处违规车辆超千台次,农资市场联合执法破解了边界地带监管难题,跨省通办事项已覆盖 10 省 19 个县区。
面对长三角一体化机遇,萧县在 G60 科创走廊设立的首个 "科创飞地" 已入驻海尚变频等两家研发中心,形成 "上海孵化 + 萧县转化" 的创新链。与上海前沿新能源电源技术研究院的战略合作,更为新材料产业注入科技动能。在张江萧县高科技园,"孵化 - 加速 - 转化" 的三级体系正在成型:龙城园产城融合社区已投入使用,凤城园加速器项目将于 2025 年交付,开发区产业转化基地则重点培育智能制造与汽车零部件产业。
与杭州拱墅区的结对帮扶更具民生温度。两地 10 所学校结对实现教师轮岗交流,皇藏峪职工疗休养基地迎来首批顺丰集团劳模团队,数字政府建设经验的跨省移植正在提升政务服务效能。这种 "输血 + 造血" 的协作模式,让长三角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加速向皖北延伸。
在淮海经济区博物馆联盟新成员萧县博物馆,2025 年将推出 "两汉文明与淮海记忆" 特展。与徐州文旅集团的战略合作,更将串联起皇藏峪、蔡洼红色景区等文旅资源,打造跨省精品旅游线路。从苏皖葡萄文化节到非遗文创展,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正将萧县的 "葡萄之乡"" 羊肉美食之乡 " 品牌推向全国。
站在新的历史起点,萧县正以制度型开放破解区域协同难题,用创新生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。这座皖北枢纽城市的生动实践,为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 "萧县样本"。随着淮海国际陆港建设的推进,萧县有望成为链接 "一带一路" 与长三角的重要节点,在更大格局中书写开放发展的新篇章。